返回一览

常春藤论坛大咖讲之医学人文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医生切身利益
2018-05-24 09:22:23

前言:常春藤论坛暨第四届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健康产业峰会于5月19、20日在苏州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以“医学、人文、艺术”为主题,500余位医生及社会各界大咖与会交流。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医生吴永波先生,这位直爽的“湖北佬儿”在谈及医学人文话题时,用言语幽默地讲述了自己做医生的心得故事,以下是本次论坛演讲全文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524101235.jpg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界朋友:

今天很感动,有这么多朋友百忙之中不远千里来参加医学人文的讨论;令我更感动的是已经3小时了,你们依然不离不弃,痴心守候。希望这份热情、这份守候能让我们的医生更加幸福,更有信心,更相信未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医学人文的力量。

医学人文则是医疗中的人文主义,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爱护病人。

古今中外,一直强调医学人文的重要性。2400年前,古希腊就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倡议医学界“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建议对待病人,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皆如至亲之想”。梅奥兄弟创建梅奥诊所,尊崇“patient first”;北大副校长詹启敏院士撰文“人文与技术是医生的一对翅膀”。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医学人文似乎迷失了。公立医院被推向了市场,为了生存,部分医院以经济指标考核科室,不可避免产生了大检查、大处方等过度医疗,使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蒙受双重损失;由于强调病人的看病及时性,给临床一线医生安排了超量的诊疗工作,导致医师给每个病人的时间很短,只能完成基本的生理上的矫治,根本没有时间做心理的辅导,更无暇顾及患者社会关系的异常;由于繁忙工作造成的身体疲惫、紧张医患关系造成的心理疲惫、高房价高教育支出带来的经济疲惫,导致部分医师职业荣誉感降低,工作中充满迷茫,没有热情,何言温暖?


微信图片_20180524101244.jpg

患者渴望温暖的医疗,医生期待职业的荣光。可喜的是,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走进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已成为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各行各业都在以此为目标,进行优秀传统价值的回归。医疗也在回归公益,渐渐少了些许金钱的诱惑、论文的束缚、技术的冰冷,忽然之间,我们发现医学人文的讨论和实践已蔚然成风。北医的人文学院、袁钟老师的全国巡讲、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空前盛况、常春藤自发组织的人文论坛,无不预示着医学人文正在“王者回来”。

随着祖国走向富强、全民重拾信仰、法制完善健全,医学人文将自然回归。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却是漫长而艰辛的。而在富强、文明、法制社会完全到来之前,还需要在医生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指明前进的方向。医生是高智商群体,不会被高调的口号所鼓动,反感空洞的说教将他们绑架到道德的高地。那么,该如何进行富有内涵又接地气的医学人文教育呢?

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以及常春藤联盟的经历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微信图片_20180524101251.jpg

 

体验一
要想进行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首先要承认大部分医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普通人首先考虑的是温饱问题和自身安全问题,其次才考虑情感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以我为例吧。我在阜外医院做住院医生期间勤劳、热情,得到了上级医师、同事和病人的认可。但回想起来,当时的那么做的出发点都是利己,境界蛮低的。我真的很勤劳,我值一线班的时候,一般会在下午3点、5点、7点、9点、11点看5遍病人,但惭愧的是这么做的初衷只是不喜欢晚上睡觉被打搅,我希望通过一遍一遍的巡视,把引起抢救的星星之火都扑灭在萌芽状态,把我处理不了的重病人挑出来交给上级医师或转入重症监护室;我真的很热情。2007年,我临危受命,被派往阜外医院急诊室负责主动脉夹层,因为那儿医疗纠纷和投诉频发。其原因是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即使救治及时,死亡率和并发症都极高,而在急诊环境中患者家属往往体会不到医院重视,一旦病人出现危险,纠纷难免。在那段时间,我经常去看望病人,并同家属谈心,谈天谈地,谈过去谈未来,谈生命谈人生。我的热情感动了他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1例投诉和纠纷也没有。但扪心自问,这么做的根本出发点依然是利己。我不喜欢医疗纠纷中的谩骂撕扯和无休无止,我权衡了冷漠和热情,为了自己的舒服选择了热情。出乎自己的意料的是,我的勤劳和热情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的利益。我得到了医院领导的认可,直接从一名普通的心外科医生提拔到了心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和医务处副处长的位置,让我有更高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医疗;我得到了朋友们的认可,正是在他们的帮助和参与下,一个活力四射的草根医生社团悄然出现并蓬勃发展。我充分体验到了一个螺旋式成长过程:主观利己—客观利他—极大利己—主动利他—开创新局面。因为体会到了利他比利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不仅如此还有常春藤联盟已经把利他置于更高的地位,真正“成人达己”。当我在阜外医院四次新员工入院培训分享我的感悟的时候,当我在曲靖、在达州、在万州给住院医生分享我的成长经历的时候,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回应。我发现,原来还是可以有一种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走进医生的内心,起点是爱自己,终点是爱病人。如果把终点当做起点,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体验二
要想进行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把医生职业的优越性讲清楚。经常听到医生的报酬是多么多么的低、某某医生累死在工作岗位、某某医生被打甚至被杀、多少多少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等等,好像在现阶段的中国,医生这个职业是多么的不堪,让我们的不少医学生、年轻医生恐惧这个职业,每天都在无奈中挣扎,时刻想要逃离,如何还谈得上对病人的爱呢?然而医生职业真的是那么不堪吗?近四年来,因为常春藤基层帮扶项目的需要,我去了全国70多个市县100多家医院,我了解的情况是医生平均收入处于当地的中上层,而且不少好医生社会地位特别高,是极受尊重的人;医疗纠纷确实存在,但在国家的强力治理之下,近年来显著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部分有我们自身的因素,或是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是态度恶劣、或是沟通不够。如果看看那些德艺双馨并且善于沟通的医生,极少受到医疗纠纷困扰;医生工作确实辛苦,但哪个行业要干好不辛苦呢?我们常春藤联盟经常受地方政府邀请赴当地考察。在哈密、在曲靖,我们看到各级政府官员5+2,白加黑在山里在村头扶贫攻坚;在座的有很多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在那个创业的日子里,没有休息、风餐露宿、日夜奔波;谁说医生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我们医院很多专家的子女都选择了医学,就连我们大学同班只有27个同学,去年就有两个第二代进入了中国医大。自媒体时代,吸引眼球的是负面新闻,是煽情故事,很多充满职业自豪感的好医生不喜欢或者没有时间在微博、在朋友圈发声,导致正面观点远远少于负面消息,真相被抱怨淹没。真相是医生是一个好的职业。医学初学虽苦,但愈久弥香。不仅能带来衣食无忧,还能给予我们救死扶伤的巨大成就感;她可以让我们遵从内心,远离谄媚;她能惠及家人,兼济天下。我们有幸在这样的一个行业里,学了这么多年,如果喜欢,请别轻言放弃。只有当我们的年轻医生真正热爱这份职业,他们才会自愿接受医学人文的熏陶并付诸实践。

体验三
要想做好医学人文教育,必须做好对医生的尊重和关怀。医学人文本身就有两层含义,除了尊重病人、爱病人,还应该尊重医生、爱医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医生更容易将爱传递。常春藤联盟的愿景之一就是医护人员的温馨家园,并将其融入每一项工作。想医生所想;助力医生成长;在医生困难时伸出援手;给医生提供高尚生活,如帆船赛、游艇出海、音乐会、T台秀、合唱团。正是这群医生,在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在没有行政命令的支配下,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志愿做了大量公益活动:包括18家医院10个学科的帮扶、12次边远山区健康大义诊、8次健康进校园、三期健康大讲堂、4次健康走基层、6期自闭症家长培训论坛。我们的医生是那么的容易满足,只需要那么一点点尊重,那么一点点爱,他们就会回报全部的热情和技能。给医生尊重和关怀是最好的医学人文教育。多么希望多关心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号召我们加班加点,甚至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多么希望给我们一个体面的报酬,而不是把我们推向市场,在良心和利益中间进行两难选择;多么希望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作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幸运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全民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对医生空前重视。在座的很多卫计委主任、医院院长已经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措施来改善医生的工作和生活。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恰逢其时。

 

我很高兴能与这么多医疗大咖、社会达人分享我在医学人文上的一些体会,因为才疏学浅,经历有限,偏颇之处敬请指正。我真心希望医学人文教育能紧密结合医生切身利益,通过让医生幸福实现让患者幸福,通过患者幸福再次提升医生幸福。

微信图片_20180524101259.jpg

同时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医患和谐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医生有信仰,医疗有力量,患者有希望!在这个家园里,有幸福的暖流,在你我心中流淌!在这个家园里,有爱,在你我的手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