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览

帮助他人 愉悦自己--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筠
2014-08-26 08:16:00

本期人物

周筠,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脑血管病康复, 脑血管病后记忆、心理及语言吞咽障碍的治疗。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分配到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余年,有丰富临床经验。2000年开始专门从事脑血管病的检查治疗及康复工作,参与创建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单元。2010年-2011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连续21年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学习一年余,回国后作为中美留学的优秀代表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卒中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保健研究会认知心理疾病分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聘百名慢病防治微博科普专家,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理事。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参编专业著作6部。

 

8月18日的北京,下了一天雨,下午的天空依然飘落着丝般细雨。按一周前的约定,我们来到了北京天坛医院。在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作为兼任此办副主任的周筠主任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见到周主任时她风尘仆仆,刚刚从病房查房归来,又得知她一小时后将去神经内科康复中心,时间紧迫,没有过多寒暄,我们直奔主题。

 

正在接受采访的周主任

 

1.周主任,您少年时代的理想职业是医生么,当医生是受家庭的影响还是自己的喜好呢?

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5、6岁的时候,做为丹东神经内科医生的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带着我去上班或者买菜,每次总有路人向我父亲尊敬的打招呼,一张张谦恭微笑的面容,让我感到了父亲的骄傲、自豪。心里想着:我长大以后如果能像父亲一样当个受人尊敬的医生,救人于危难、雪中送炭是个多么美好的事情。一颗对医生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向往,在幼小的心里发了芽。在高考的唯一志愿是北京医科大学,唯一专业是神经内科。

2.可否分享您从业经历给大家?

手头真有一例值得一提的病例:一位昌平韩姓患者,40多少岁的男性。一年半之前患病,患者手脚能活动,但是听不懂周围人说话,甚至连家中亲人说话也听不懂,他的话别人也不知所云。半年多时间家里人辗转了多家医院寻医问诊,都没有查出病因和得到良好的治疗。家中失去了主心骨和最强的劳动力,田地荒芜、家中一时乱了套。今年年初,他随家人来到天坛医院,挂上了我的门诊号。我通过详细的问诊、有重点的筛查,最后确定患者得了脑血管病颞叶梗塞症。根据患者的病情,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治疗计划,并且根据病情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患者病情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上周患者来复诊的时候,他已经可以驾驶汽车来医院,在家的时候可以做些家务,能和人正常交流了。一家人的生活又走上了正轨。我们医生救治的是一个人,但挽救的是一个家庭。

工作生活中的周主任

 

3.对于大众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您有什么忠告?

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脑部是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也是所有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没有之一。而且脑血管病是高复发病种,复发率高达30%~80%,同时也是致残率非常高的病种。脑血管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逆转。人的大脑从30岁开始就出现血管退化,从此时开始,人们就要避免过量饮酒和频繁熬夜,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戒烟。40岁后,要定期体检,重点检查血脂、血糖。此种疾病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通常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所以男性在脑血管病的防治方面要更加积极。

4.您多次参加了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的公益及联谊活动,请谈谈参与其中的一些体会

 是的,在常春藤联盟成立近2年来,我参加了4次联盟组织的公益活动和3次联谊活动,对联盟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由衷地赞赏联盟的发展理念。联盟以帮扶地方基层医院,培养基层医疗人才为己任,已经在10个地区的15个科室建立了以特聘主任负责制的对口帮扶模式,上接云天、下接地气,已经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医疗骨干人才,为国家实现分级诊疗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且没有花国家和政府一分钱,实属难能可贵。

 

帮助他人、愉悦自己,使生命更有意义,是我一直追求的人生理念。在联盟这个大集体里,我接触到了多专业多学科、同样富有爱心和活力的众多会员,我们相互学习交流,丰富和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联盟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平台。以前做公益,更多的时候是以一己之力,现在加入了常春藤联盟,依靠集体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和领域做公益,为医院、为病人、为会员、为社会服务。用自己专业知识和力量给他人一点点帮助、一点点温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乐在其中,是让我感到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