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览

常春藤无痛分娩基层行随笔
2019-01-30 16:01:01

无痛分娩基层行

 

“普及无痛分娩  助力健康中国” 常春藤促进自然分娩推广计划,是由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发起、爱心企业赞助,属于常春藤基层人才技术帮扶活动之一。该项目旨在推广无痛分娩技术,积极倡导自然分娩,降低我国广大基层地区的剖宫产率、传播孕产期保健和科学育儿新知识、新理念,是常春藤联盟2018年推出的大型公益项目之一。

----------

DREAM LOVE ACTION

——常春藤无痛分娩基层行随笔

 

1

 

 

9月15日晚从乌兰察布返京的航班,不仅比预计的时间提前起飞一刻钟,而且其空中飞行时间仅仅用了45分钟,300多公里的距离,实在是说不上有多远,仅仅是闭眼小憩了一会儿,便被机上广播中传出的准备降落的声音叫醒,让我无比的欣喜和感叹——还是这个现代化的运载工具好啊!

 

从起飞到降落,真的感觉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刚刚还在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家大院用晚餐,8点出发去机场,9点50分就又回到大北京的怀抱了,喜悦多多、快乐满满的同时,回想着周五晚上6个小时风雨兼程的公路之行,反思着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为了避开周五的出京晚高峰,我们遵从集宁三院边院长的建议,早早地开始计划行程。由于近期来京求医问药的患者较多,我的门诊和手术病人都剧增,又不忍心让许多外地的病人久等,以至于周五还要完成四台手术之后才能出发。好在我们的手术室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把我的类似“F1赛车换胎模式”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我的手术高效、顺畅、优质地结束。当我在1点35分将这个消息发到我们“9.15常春藤无痛分娩乌兰察布行”群中时,大家都备受鼓舞,并期盼着我们的一路畅通!

 

十年的时光,让地处内蒙腹地的集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乘坐的旅行中巴,在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司机师傅驾驶下,平稳地从高速出口驶出,经过一段不太长的路途,便来到了集宁市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明亮且质量上乘的柏油马路,路面平坦、整洁,道路两旁的街灯错落有致、造型美观,位于街中央迎面而来的牌楼色彩斑斓、气势恢宏且富有民族特色,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向我们昭示着:集宁到了,到集宁了!我的思绪也便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十多年前,再次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大约是在2007年春夏之际吧,由于人事的变迁,那时刚刚开展妇科微创工作的集宁铁路医院,急需培养接班人,该院妇产科高丽丽主任临危受命,毅然地来到了我院的内镜培训中心学习。

 

记得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三中午,我门诊即将结束的时候,她专门从内镜中心来找我,手里还拎了一盒茶叶做为见面礼,跟我转达了该院张建鸣院长的问候与邀请,希望我能去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微笑着的高丽丽不善言辞,但话语很诚恳,从她的表情能够感受到她的真诚,我当时便欣然答应了她的请求。因为我们微创中心也一直秉承着“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如果学员学成归去后有需求,我们一定作为学员的坚强后盾,让她们免去后顾之忧,能够顺畅地在当地开展工作。办班12年来,我们的这种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员和所在的工作单位得到了支持和帮助。

 

一个月的学习生活是非常紧张而愉快的。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她工作的铁路医院后,积极倡导微创理念,协调相关科室和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快开展更多种类的妇科微创手术,引领该地区的微创技术发展。

 

她的执着与热情,得到了时任张建鸣院长的大力支持,以至于那段时间,我不停地往返于北京与集宁之间,用微创技术为诸多的患者解决了病痛,如足月妊娠般的巨大卵巢囊肿、特殊部位的子宫大肌瘤、重度粘连的子宫腺肌症等等,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也便交下了一批又一批的集宁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些至今仍有往来。在高丽丽主任来我院培训之后,接连不断地有乌兰察布地区的医生来我中心学习,让该地区的医务人员和百姓逐渐地接受了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呈普及之势。

2

 

十年前往返集宁的交通工具是让我和许多内蒙人钟情的K89/90这趟列车。

 

通常是周五晚上10点左右从北京西站出发,周六早上5点多钟到达集宁,查完当天手术的病人,有时候医院食堂的早餐还没有做好;如果预约手术的病人多,麻醉科的安杰主任便会支持我们先做一台,之后妇产科病房的护士长将早餐送到手术室,我们就利用手术间歇的时间吃饭。

 

我前前后后跑了几趟之后,他们的条理性就很强了,手术室的护士也很敬业,基本上能够达到我的要求,一支年轻的团队在悄然成长。

 

9月14日晚上,再次见到现已退休的张建鸣院长,问起我几位学生的情况,他讲到:“由于整体工作的布局,他们大部分都被调往了其它医院。尽管他们的工作岗位有了变迁,但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和作风,会伴随着他们行医的一生,请老师放心。”我便也在参悟“授之以鱼&授之以渔”的道理。

 

记忆深刻的是临近2009年春节前的几天,恰逢春运高峰,车票实在买不到,但有几个病人执着地想在节前把手术做了,其中有一个患者的家属帮忙联系上了K89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让我提前两个小时到西客站跟他“接头儿”,先把我带上火车再去补票。

 

因为互相有了电话的联络,到达西站指定地点后,我很快被他“领”到了停在车站的大火车跟前。天高夜黑、北风呼啸,我穿着加厚、加长的羽绒服,被安置到火车上后,我才无比惊奇地得知,不运行的火车上是没有灯光和暖气的,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穿着绿色的军大衣、手捧热水杯,不停地在车上走来走去,以获取一些热量而防止被冻着。

 

看到这一情形的我,着实地被感动并感慨:各行各业都有其不为人知的艰辛。夕发朝至的火车,方便了广大出行者,却也苦了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就像K89/90这种运行模式的列车,在整整一个白天的停运等待中,他们便要在这样的寒冷中熬着,而当乘客上车、列车开始运行后,他们又要不停地报站、送水、换票、打扫卫生、收垃圾等等,其琐碎、单调和艰辛也便可想而知。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内心的那种感受也清晰如昨,自此以后,对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和这份儿职业也由衷地多了一份崇敬之心。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时速三百多公里高铁的出现,给出行者带来了便捷、舒适的享受,在许多内陆地区,替代了部分热衷于乘飞机出行的旅行者,节约时间、降低成本,除非遭遇重大不可抗拒因素,几乎分秒不差的优势,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安全准时、优质高效,已经成为高铁的代名词,也是我们很多行业追求的方向。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等诸多限制,北京与集宁之间的高铁尚未开通。好在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集宁机场在最近几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且与首都北京通航,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空中时光,大大地拉近了集宁与北京的距离,真真正正地实现饭桌上集宁人的“戏言”——让集宁成为北京的“八环”!

 

在9月22日联盟的“寻路大健康”晚会上,再次见到内蒙古集宁三院的边院长,他身着深蓝色西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告诉我们分别的这一周内,他不仅又联系了包头九原区医院的院长,还远赴巴彦淖尔接洽了一些事情,言谈话语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无痛分娩项目的支持与推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象着我们的无痛分娩小分队,在联盟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到5年的努力,足迹定会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点燃激情、播撒希望,脚踏实地、一路向前!    

  (常春藤联盟副主席、北大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尹玲 )